






避暑 精华景点
六枝岩脚古镇
小众旅游景点 安静隐秘



小韭菜坪
小韭菜坪主峰海拔2900.6米
为贵州最高峰
有“贵州屋脊”之称



乌蒙大草原
贵州版“阿勒泰”
乌蒙大草原景区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
海拔最高的天然草场
景区最高海拔为 2857 米
年平均气温为 11.1℃
是凉都六盘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梅花山
“春赏梅,夏避暑,
秋踏青,冬滑雪”
是梅花山景区的四季布局
还可赏日出、云海、佛光、雾凇等奇特景观



马岭河大峡谷
“地球上美丽的伤疤”



万峰林



万峰湖



新晋网红景点-峰林布依
贵州夜景天花板,还能观看篝火晚会、打铁花等特色表演,感受浓厚的民族氛围。




晴隆二十四道拐


全新优化线路设计
★ 康养之旅.双卧10天 ★
酒店安排
全程高标入住
贵阳2晚网评四钻酒店
六盘水3晚网评四钻酒店
兴义2晚网评四钻酒店
全面提升线路品质,提高客户体验度
贵阳网评4钻酒店



六盘水网评4钻酒店




兴义网评4钻酒店




详细行程安排
D1
上海—贵阳
含餐:自理
住宿:火车
客人自行前往上海火车南站乘坐列车前往贵州。沿途欣赏祖国大好河山!
参考车次:
K833 上海松江-贵阳 07:26-第二天10:16
K111 上海松江-贵阳 15:08-第二天17:23
K79 上海南-贵阳 18:24-第二天21:47
K495 上海松江-贵阳 18:40-第二天22:19
K739 上海南-贵阳 19:59-第二天23:11或其他车次;

D2
抵达贵阳-青云市集-入住酒店
含餐:自理
住宿:贵阳
抵达贵阳后,我社工作人员接站。
接站后前往贵阳夜游网红打卡地-青云集市品当地小吃。
【青云市集】是贵阳城市新地标, 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的青云路,是贵阳市拥有悠久历史的市井老街,同时也是伴随好几代贵阳人成长的名小吃街,贵州多家非遗餐饮店、各种特色小吃、非遗风范、旧时记忆,皆在这里,也正是因此,青云市集堪称是贵阳必打卡地标。2022年8月外交部赵立坚点赞推荐青云市集,将青云市集推荐给更多的城市以及消费者。在这里,感受贵阳的烟火魅力。


D3
贵阳-车观北盘江大桥-岩脚古镇-岩脚面博园-
小韭菜坪-六盘水
含餐:早餐,中餐,晚餐
住宿:六盘水
早餐后,乘车前往六盘水,途中【车观北盘江大桥】“此桥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过一回”的北盘江大桥原称尼珠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云南省曲靖宣威市普立乡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的特大桥,位于泥猪河之上,为杭瑞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桥面至江面距离565.4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北盘江第一桥因其相对高度超过四渡河特大桥,刷新世界第一高桥记录而闻名中外。


游览【岩脚古镇】,古时滇黔交通要道之一,这里有温泉、寺庙、回龙溪等景点,很值得参观游览。

走进六枝特区【岩脚面博园】,大大小小的亭子设立于竹林之间,这是面博园今年提升改造的烧烤露营区,由该镇岩脚村、二道岩村、青杠林村、新城社区等4个村、社区联合出资打造了烧烤亭及包间,可容纳约200个游客,还可新增稳定就业岗位20余个,这是岩脚面博园提质改造,丰富业态的一个嬗变。



前往游览【小韭菜坪】坐落在毕节市赫章县南部,毗邻威宁县二塘镇、六盘水大湾镇。小韭菜坪主峰韭菜坪海拔2900.6米,位于毕节市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为贵州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小韭菜坪景区由贵州屋脊韭菜坪(海拔2900.6米)、洛布石林(总面积1500亩)、民族村寨红星村、风力发电、天坑五部分组成。景区集高山草场、石林溶洞、彝族风情为一体,非常适合开展以”登贵州屋脊、体验高原风光、品味彝族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体验游。



D4
六盘水-乌蒙大草原-玉舍森林公园-海坪彝族小
镇-六盘水
含餐:早餐,中餐,晚餐
住宿:六盘水
早餐后,前往游览【乌蒙大草原】(不含摆渡车25元/人)乌蒙大草原当地人也称为坡上草原,位于盘县北部,距县城89公里。乌蒙大草原属盘北高海拔区,最高海拔2857米(贵州第二高)、最低740米,为高原山地地貌,以玄武岩、岩溶地貌为主,平均气温11.1℃,气候凉爽,居住有较多的彝、白、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乌蒙大草原由万亩坡上草原牧场、万亩矮杜鹊林、沙河龙潭口溶洞、天生桥、格所河峡谷大出水洞、天然大天窗等资源为主组成,还包括有古榕树群、草原湖泊、千亩杜鹊林、千亩天然林、龙天佑古墓、彝族村寨、彝族“火把节”、白族“火把节”以及岩溶峰林、峰丛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景点42个,资源丰富。有关景物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盘北的四格坡上,淤泥、沙河、保基格所河三大片区大约260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中自然环境较好,植被覆盖率高。这里水源清澈、空气新鲜。





前往游览【野玉海玉舍森林公园】,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位于“中国·凉都”六盘水市区南郊,距市中心城区12.57公里,属于六盘水市中心区城市拓展的“后花园”。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离市区30公里,属乌蒙山支脉,地处处珠江水系上游,总面积54314亩,沟壑纵横、雄奇险峻,最高海拔2503米,最低海拔1700米,相对高差803米,是贵州省目前海拔最高的森林旅游景区。

公园交通条件好,两水线二级公路距公园6㎞,水柏铁路玉舍站位于公园山脚下,杭瑞高速公路则在附近横穿而过。园内有公路24.6km,环形成8字,设有进出入口(南北大门)两个,公园进出入性十分优越。

车赴【海坪彝族小镇】依托海坪优美雅致的环境、火一样的热情和底蕴深厚的彝族文化,以“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为核心理念,充分展示了水城浓厚的民风民俗,是集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旅游小镇,更是“全球彝族朝圣地”。每年农历6月24日,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彝族同胞,都会到火把广场欢庆彝族年,祭祀祖先,共度火把节,共同庆祝美好的生活。


D5
六盘水-梅花山-水城古镇-贵州三线博物馆-凤
池园-六盘水
含餐:早餐,中餐,晚餐
住宿:六盘水
早餐后,前往游览【梅花山】(不含环保车及保险20元/人自理,往返索道178元/人自愿自理)梅花山上峰多沟深,山大路险弯多,气象条件独特,低温持续时间长,一年有近四个月的低温持续期。“春赏梅,夏避暑,秋踏青,冬滑雪”是梅花山景区的四季布局,还可赏日出、云海、佛光、雾凇等奇特景观。近年来,随着梅花山这一旅游资源被发掘,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将梅花山作为"中国凉都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项目来打造。







前往【水城古镇】始建于雍正十年,迄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因像一片荷叶浮在水面上,故称“荷城”。古镇以“文化”和“山水”为主题,围绕“一水绕两核”、“七桥串古今”构建,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保护古镇特色,注重保留水城古镇独特的建筑风格,保留“三线建设”时期建筑元素,是独具特色,集自然、人文、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古镇。



后前往【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一家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对于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同时,凝聚起砥砺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凤池园】是一个综合性的水上公园。景区水景公园湖面面积360亩,水域分东西两部分,其间以玉桥相隔,建有环绕湖区的游览道1.5公里,各景点间由玉带桥、平曲桥、石拱桥、三孔桥等五座石桥跨水相连,湖岸建有回廊、水榭、凉亭等休息处。


D6
六盘水-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兴义
含餐:早餐,中餐,晚餐
住宿:兴义
早餐后,前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游览时间约2小时,不含电梯40元/人自愿自理):峡谷交织成群的瀑布气势磅薄,尖峭的锥峰密集丛生,充满了古野的情趣和神秘幽深的色彩。【天星画廊】是峡谷景区精华核心部分,规模宏大的瀑布群和岩页壁挂.形成主要景观,堪称一绝。



之后游览【万峰林】(游览时间约2小时,不含电瓶车50元/人),万峰林以气势宏大造型美峰岩奇特的典型喀斯特朋盆谷峰林地貌而著称。西峰林的特点是呈现高原喀斯特山峰阵型式,山峰连延,宛若兵阵。坝子西侧,可看到一片姿态万千的峰林,峰与峰或连或断,参差错落,峻秀挺拔,令人赏心悦目。纳灰河旁的【八卦田】错落有致,四季变换景色美不胜收;这里也是摄影发烧友的天堂。登高远望,青灰色的秀峰似林,黄绿相间的田野成片,【纳灰村】村庄坐落其中,小河弯曲延伸,宛如一幅瑰丽的山水画卷。


D7
兴义-万峰湖-峰林布依-兴义
含餐:早餐,中餐,晚餐
住宿:兴义
早餐后,乘车前往游览贵州高原第一大湖---【万峰湖】(游览时间约1.5小时,不含游船票80元/人),万峰湖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烟波浩淼,湖光潋滟。湖内上千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景色十分迷人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万峰湖因湖四周万峰环绕,故得名万峰湖,蓄水102亿立方米,水面达816平方公里,迂回环绕在黔、桂、滇三省(区)之间,沿岸民族山寨,独特的民居,诱人的风情,还有那少数民族姑娘们的服饰、头饰以及那撩人的情歌,都值得您到此一游。


后游览【峰林布依景区】(不含电瓶车20元/人)位于兴义市,地属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景区内有天下布依文化中心、天下布依服务中心、布依风情街、酒吧一条街、唱吧一条街、浪哨湖、勒尤小镇、运动休闲区、黄草公园、高山草甸、半山游道等板块共同呈现多姿多彩布依风情。



D8
兴义-二十四道拐-贵阳
含餐:早餐,中餐,晚餐
住宿:贵阳
早餐后,乘车前往游览【二十四道拐】(游览时间约1小时,环保车50元/人请自理)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全称贵州晴隆史迪威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由【二十四道拐公路】、【观景台】、【安南古城】、【美军加油站】、【马帮山寨】、【史迪威小镇】等组成。其中【二十四道拐公路】是景区核心部分,雄奇险峻,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标志路段,全长4公里,宽6米,第一拐到第二十四拐直线距离350米,垂直高度250米,坡倾角60度。抗战期间,成为盟军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是中美军民团结抗战的象征,被誉为抗战的生命线。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